音樂留學 | 不掌握這些聲樂技巧,面試官怎么會翻你的牌子?
相關文章 | 2019.07.05
歌唱中氣息的處理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,很多經常會有同學問:如何把握唱歌時的呼吸,如何解決氣息不穩定的問題?如何能夠找到一個大師級的老師,為自己多年的苦練指點迷津?其實,幾乎每個人都存在不同的氣息處理疑難,而它們要被解決,靠的是科學的方法和持久的訓練。
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方法,有了正確的方法才會更有效率地練習哦!
1. 肩要松弛,不要緊張
吸氣時,歌唱者的肩部要自然、松弛、放下。這樣既有利于將氣息吸入腹部丹田,也可使發聲器官處于自然、松弛、放下的狀態,有利于正確的發聲。反之,如果呼吸時,歌唱者的肩部緊張、聳起,這樣必然形成最為表淺的“鎖骨式呼吸”,同時也會引起發聲器官的緊張,從而影響正常的發聲。
2. 胸要“微含”,不要挺起
歌唱呼吸時,歌唱者的胸部要“微含”,從而使胸部處于最自然、最松弛的狀態。這樣既有利于將氣息吸入腹部丹田,也可以使發聲器官自然、松弛,有利于自由自在地發聲。反之,歌唱呼吸時,如果歌唱者的胸部挺起(特別是用力挺起),必然造成“胸式呼吸”。同時,也會引起發聲器官的緊張,從而影響正常發聲。
3. 背要“微曲”,不要挺直
人的胸與背本來就是前后相連的,所以胸要“微含”與背要“微曲”(不要“挺胸”與不要“挺背”),本來就是一個動作的兩個方面。所以,背要“微曲”不要挺直的機理與胸要“微含”不要挺起是一樣的道理。
4. 頸要“微縮”,不要梗直
歌唱呼吸時,歌唱者的頸部要“微縮”,不要梗直。是說歌唱者的頸部要充分放松,從而感到頸的后部稍有縮短,而不是挺直(梗直)狀態。歌唱者的頸部“微縮”,可以使頸部處于最自然、最松弛的狀態。
5. 精神要振奮,不要緊張
精神要振奮,不要緊張。是說歌唱者的心理要處于積極、興奮、活躍的狀態;而不是處于緊張、擔心、害怕、恐懼等消極狀態。當歌唱者的心理處于積極、振奮狀態時,歌唱者的呼吸機能可以被激活。吸氣變得通暢且易深入腹部丹田;同時,發聲機能也被激活,從而全面提高歌唱者的發聲效率。
6.腹部要向外,不要向內
腹部要向外,不要向內,是說當氣息吸入腹部丹田之后,歌唱者要保持腹部輕微向外膨出的狀態,不要向內推擠。歌唱者吸氣之后,保持腹部輕微的向外膨出狀態,“在樂句進行中,總把胃和小腹往外推,不是往里推”。這樣,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減少氣息的流失,另一方面也可以減緩氣息對發聲器官的推擠。
7. 要“在氣上唱,不要用氣唱”
要“在氣上唱,不要用氣唱”是說歌唱者吸氣之后,要在保持腹部輕微向外膨出的狀態時,把聲音“放在”“擱在”或“騎在”氣息上唱,而不是用氣息去推、擠、頂著聲帶發聲。歌唱者要在生理上本來不平衡的情況下,找到機能上的平衡,從而有效地避免引起發聲器官的緊張反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