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留學---疫情之后電影學生應該怎么選擇未來發展?如果留學應該怎么選擇?
對于廣大的高中生和大學生來說,過去幾年的學習環境無疑是充滿了動蕩的,新冠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秩序,也讓很多人的留學計劃擱淺。不過在可以預見的下一個階段里,人們的生活也將逐步回復到疫情之前,電影行業也將發生很大的變化,圍繞著電影學生應該怎么發展的話題又將引起新一波的討論。今天主要來幫大家分析下:在疫情行將過去的下一個階段,電影學生應該怎么考慮未來的發展,如果要留學又該怎么做出選擇。
疫情過后電影市場的發展預測
過去幾年的電影院真的是艱難求生,最終熬不住的也不在少數。一方面是疫情限制了人們正常看電影的節奏,另一方面是疫情期間電影制作的數量大幅度減少,很多大的項目也是暫時擱置,市場對于新冠的擔憂讓投資明顯減弱,國內的電影減少,也沒有那么大力度的引進。不過新冠總歸要過去,等到生活恢復正常時,這些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。從阿凡達高昂的票價依然嚇不走眾多的觀影者就能看出,人們還是非常渴望能在周末攜親帶友地去電影院看一部好作品的。
事實上,在疫情之前,國內的影視行業就發展得非常迅猛,疫情過后雖然不敢奢望說迅速恢復到疫情之前的勢頭,但肯定會有一個較大的抬頭,也能預見到國內的相應政策將會相應放松,來提振影視娛樂業的發展。所以,在未來幾年,很可能還是會有很多崗位和機會留給電影人的,在未來兩年踏入行業的人會擁有更好的開局。
電影留學和考研(藝考)之間怎么選擇
應該走國內路線還是留學?這一直是很多學生在糾結的一個選擇。在疫情之前,出國學電影的人數可謂是爆發性增長,很多名校也都開始大量招收中國學生。疫情頭兩年,中國學生對于出國有一些忌諱,人數有所減少,不過很快就恢復了增長的勢頭。再加上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變差,相對來說中國學生算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了,所以國外電影院校中的中國學生比例是持續上漲的。在同時期,國內考研的學生數量是增長更加迅猛的,從十幾年前的少數人考研,到一系列原因導致的“誰都想考研試試”——可以說現在考研的內卷程度已經是夸張到離譜了。
所以這里還是建議大家:如果家里預算充足,且樂于去接受國外的專業教育,還是應該勇敢嘗試出國學習。無論是本科階段就出國,還是到了碩士階段再出去,能學習一些更加先進的專業技能和教育理念,體驗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,并且拿到一個有含量的國外學位,還是一件非常有性價比的事情。一百萬投資到電影中可能付不起幾天的拍攝費用,請不了一個有名的演員,但投資在個人的教育上,對于未來的發展還是能有穩定提升的。尤其是現在校招也會更多考慮海歸學生,這算是針對預算充足的家庭的一條捷徑。
電影留學應該怎么選擇國家
其實在疫情之前,電影學生考慮和選擇最多的是美國。因為美國有最多的電影名校,有最多的高排名大U,也有最完善的工業體系。就像之前給大家介紹過的那樣,南加大、AFI、紐大、UCLA等名校給好萊塢貢獻了眾多的有優秀電影人,每年的奧斯卡評選中,都有這些學校的校友能夠獲獎……因為疫情和國際形勢的原因,可能前幾年有更多的學生轉而去申請英國,不過在疫情結束之后,還是建議預算充足的同學優先考慮去美國。
之后自然還是英國,雖然名校數量和排名上要比美國差一些,但好處是性價比高,學制短,而且英國的電影市場和發展情況也是很不錯的。如果預算再緊張一些,一年只能負擔二十萬以下的費用,建議可以嘗試下去韓國。韓國這幾年的電影發展有目共睹,好作品層出不窮,而且韓國的院校相對好申請一些,文化也更接近,韓語也不是太難學。相比之下,法國、丹麥、芬蘭、捷克等國家雖然也有一些不錯的電影院校,但要么需要學一種比較難得語言,要么是可選性太少,所以不是特別建議。當然條條大路通羅馬,只要你用心準備,努力嘗試,相信都可以進入自己理想中的院校。